top of page
山海樹草石 秋冬
一點點山
一點點海
一點點樹
一點點草
一點點石
多一些些山
多一些些海
多一些些樹
多一些些草
多一些些石
秋冬的五堂課
是上述元素的多一點少一些
如此一來 山水的風景
及千秋 即萬變
來自早於出生前已停刊的
香港中文雜誌 《大人》
《環蓽庵訪張大千》裡
作者周士心拜訪先生晚年居所Carmel
其中的一小段對談
「⋯⋯右首有百年古松四五幹,具干霄凌雲之勢,
意態尤似古畫;左首極遠處,始見雜樹為林,雖時屆仲冬,
仍是青蔥秀發,視野所及,直至遙遠海邊,海中岩石嶙峋,
波濤起伏,浪花捲雪,極為壯觀,再向前望,峰巒明滅,雲煙縈纏⋯⋯」
拜訪前後閱讀此文數回
可以明白先生晚年在經驗過世界後的落腳
也才知道那些奇山異石 那些參天古樹
超越時間的限制與邏輯的想像
在表達與不表達間
我們閱讀了什麼 我們表述了什麼?
在取捨跟不取捨中
我們失去了什麼 我們獲得了什麼?
從海岸線的地景延伸
可以看見作為地球裡著名路徑裡的
一系列創作脈絡與延伸
《山海經》裡描述
積石之山 萬物無不有
喜愛山如此之多者
萬物皆得吧
讓我們從山 開始
從黃過境到綠
體驗更多
實踐更多
觀察更多
對於城市總有一些迷戀
從學生時代即喜歡John Piper
對於建築量體的描繪
那些量體的交疊所擴張的
有更多的是與背景融合的色塊
虛實間
平面維度與立體維度間
很難真切的斷開
表意曖昧 也
表藝詩意
從口說 到結繩紀事
或許可以是書本最的追朔
獸骨
石材
竹木
織物
各材質也因技術的流通
材料的取得 與市場價格
而有所變革
文字
紙張
書籍
三者形影相隨
是為了記錄 是為了傳播
線裝
是將書頁與封面打洞
再以線裝訂的裝幀形式
bottom of page